演出市場
演出市場
-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聯系我們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演出市場
對演出市場“云模式”多些期待
作者:寧秀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25 07:51
前段時間,隨著居家健身熱度大增,周杰倫的幾首經典歌曲作為健身操背景音樂再度燃遍網絡,引發廣泛關注。這兩日,周杰倫幾年前的兩場線下演唱會重新在網絡直播,廣大歌迷為了一波“回憶殺”而在“云”上相聚,在熟悉的旋律和曲目中追憶青春。據統計,兩場線上演唱會總觀看量近1億人次,創造了線上演唱會觀看人數的新紀錄。
從“運動風”的《本草綱目》《龍拳》,到時隔十幾年依然“甜度爆表”的《愛你》,現在有不少經典老歌時常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給公眾帶來驚喜、引發共鳴。能更深入看到,大眾的熱情尤盛其實也是時代潮流、藝術文化不斷迭代發展的一個鮮活生動的縮影,是人們更樂于自發地借一段旋律去接受情感觸動、感悟時代變遷。歌如舊、人成長,正是因為人們對優質創作也更具時代鑒賞力、更青睞有加,才能品出老歌新意。
近兩年,“云劇場”“云演出”等線上演藝應運而生,線上演唱會更備受追捧,有持續火熱的好勢頭。事實說明,在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型過程中,重映也可以破紀錄、新作品也可能遇冷,只有真正的優質內容和文化內核才能經受住時代的大浪淘沙、斬獲持久關注,疫情下逐步盛行的“云模式”很有潛力發展成為令傳統與流行文化藝術并行、向大眾推廣普及的方式。有專業演員表示,一些經典劇目“在線上放,觀眾反應特別強烈,有的十幾萬人次觀看,相當不錯”。可喜事實表明,在網絡傳播的有力推動下,越來越多人愿意抱著積極嘗試態度為時代經典駐足停留、尋訪多種藝術場域;“云上”演藝得以借此機會贏得更廣泛的觀眾基礎,“同臺”培養公眾審美情趣。應當充分相信,在疫情寒潮下“冬眠”的藝術種子,總能在演出市場回暖之際更好地生根發芽。
其實,表演藝術加速向線上轉型、在云端永恒,也是時代技術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業內人士表示,從觀眾體驗來看,線上演出不受時空局限,網絡交互性更是從另一維度增添了大眾參與感;從技術應用層面看,擴展現實、自由視角、“云包廂”等技術模式聯合應用,不僅能讓人收獲“現場感”,更力求打造“跟線下完全不一樣的舞臺”,超越以往任何觀演體驗。可以說,技術手段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創新絕不是簡單的“復刻升級”,而是力求讓經典作品通過前沿技術說話、努力發出“時代新語”,正因如此,演出行業在疫情沖擊下被激發出的“強烈表達欲”,更值得我們期待和鼓勵。
仍要客觀看到,當下演出行業還在不斷面臨重重機遇與挑戰,向線上“轉移陣地”的步履仍顯匆忙。就比如,目前令大眾喜聞樂見的“云端”演出大多是向網友免費開放、主打“情懷向”,雖然憑優質內容成功聚攏流量、樹立口碑,但要想扎根時代、長遠發展,就必須考慮如何拓展盈利模式、實現后續營收,類似的現實問題亟待解決。如今,隨著大眾對文化消費的需求日益高漲、“云模式”不斷擴展技術邊界,各方都在不斷展開思維碰撞、尋求“最大公約數”。因此,對于演出行業的創新探索,我們不妨以積極態度拭目以待。
【作者】 陳之琪
南方評論
相關標簽:
濟南慶典公司
農新
云上演出
戲曲
觀眾
名家
過年
記者
湖北
日報
相關新聞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
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