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場
演出市場
-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聯系我們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演出市場
全球演出行業面對挑戰之際中國音樂劇在上海迎來最好的時光
作者:寧秀文化
發布時間:2021-12-25 08:52
“9月百老匯重新開門后本來一片祥和,上周卻有多個戲,因為劇組成員感染新冠被迫取消數場演出。在這個不確定的時刻,我卻在上海連續三晚看了三場精彩的演出,必須要數數我的幸運星!”近日,來自紐約的音樂劇制作人許小姐這樣感慨,在眼下全球演出行業面臨諸多艱難挑戰之際,上海卻迎來了讓全世界音樂劇同行都艷羨的“最好的時光”。
過去一年里,華語原創音樂劇作品碩果累累——《生死簽》《南唐后主》《對不起,我忘了》分別在中國大戲院、上海大劇院和上劇場完成首輪演出,收獲不俗口碑;音樂劇演員人才蓄水池迎來井噴——從“頂流”演員阿云嘎到其他實力不俗的青年演員,活躍在演藝大世界乃至整個亞洲演藝之都的各個舞臺;從亞洲大廈“星空間”到歷史街區今潮8弄,越來越多音樂劇走出傳統劇場的局限,讓藝術“入駐”人們的日常……好戲不斷在申城大中小劇場和演藝新空間上演,本土音樂劇正在上海飛速成長。
業內人士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市場認可和觀眾信任。僅以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為例,今年全年各類演出預計267場(其中文化廣場主劇場演出195場,戶外舞臺演出13場,制作項目各地巡演59場);舉辦公益活動300場。從小而美的原創作品到場面恢弘的本土化大戲,再到戶外舞臺生活與藝術的“牽手”,優質作品滋養了觀眾的審美,也讓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盈。
在上海這片孵化沃土,為華語原創音樂劇開墾更健康的未來
音樂學者、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指出,上海這片孵化沃土,正在為華語原創音樂劇開墾更健康的未來。比如走過數年的“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在今年收獲來自業界與市場最豐沛的反饋——不僅孵化音樂劇,更有創作機制、主創團隊的孵化。優質作品和音樂劇產業鏈各環節的人才,正在這里不斷向上成長。
“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目前已有五部作品完成商業認標,展現“上海出品”的蓬勃活力。上海合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生死簽》、上海劇伙音樂文化有限公司與上海上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南唐后主》,以及北京螞蟻腳印文化有限公司與上海旋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對不起,我忘了》,已接連在今年完成首輪演出。《南墻計劃》《無法訪問》被上海劇伙音樂文化有限公司和杭州壹壹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認標后,也已正式開啟舞臺制作,并將劇場首演提上日程。
在今年的上海舞臺,《南唐后主》憑借鮮明的中國氣派、中國風范,引起不少觀眾強烈共鳴。這是從零開始創作的劇本,巧妙地把李煜的生平、詞作與音樂劇語匯相結合,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相結合。而先后耗時三年多的制作周期,也讓業內人士看到了國內音樂劇制作團隊在觀念上的變化——注重長尾效應,愿意花精力不斷打磨劇本、音樂和舞蹈等各個環節,在保持故事完整性的同時,追求更多成長提升的空間。
從“頂流”到“新秀”演員,在亞洲演藝之都用實力證明自己
“今年是對中國音樂劇很重要的一年,從經典大戲中文版到中文原創音樂劇,上海舞臺不斷涌現有號召力、有感染力的作品。”不久前,音樂劇“頂流”演員阿云嘎作為“演藝大世界——2022上海國際音樂劇節”形象推廣大使,為中國音樂劇的未來發聲。幾天前,他以羅密歐一角,結束了經典法語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文版上海站收官演出。阿云嘎等一批實力派音樂劇演員,正在亞洲演藝之都逐夢前行。
上海站25場《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文版演出,有深情浪漫的阿云嘎,也有其他各具特色的“羅朱”——李宸希、孫圣凱、周默涵,徐瑤、張會芳、陳玉婷、趙珈婧蕓等青年演員,或詩意純粹、或青春甜美、或激情瘋狂,留下了一個個打動人心的燃情瞬間。而一人多角、多人一角的排演機制,不僅讓觀眾看到了表演者的多樣面貌,也激勵音樂劇演員用更高要求來對標自己。在文化廣場總經理張潔看來,無論是“明星”還是“新秀”,優質演員用情用力的表演,將會帶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去了解音樂劇本身,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唱、跳、演,每個板塊都不能有短板;連續高強度的表演,對體能和信念構成極大挑戰……專業音樂劇演員,是無法靠走捷徑、求速成獲得掌聲的。今年上半年,20歲的陳玉婷參加“上海音樂劇歌唱大賽”并入圍決賽;下半年,她通過標準選角程序,成為“黑馬”朱麗葉。上海有多樣的平臺和舞臺,支持下真功夫、練真本事、求真名聲的人才,挑起大梁、擔起主角,為中國音樂劇未來注入更鮮活的藝術能量。
從亞洲大廈到歷史街區,演藝新空間讓音樂劇“入駐”日常生活
今年,上海的大中小劇場迎來一部部“熱門”音樂劇,從《趙氏孤兒》《偽裝者》《沉默的真相》到《南唐后主》《人間失格》,觀眾在傳統劇場內完成觀演體驗。與此同時,音樂劇也突破了空間局限,從劇場走向更多演藝新空間——在亞洲大廈“星空間”一邊觀看環境式音樂劇《阿波羅尼亞》,一邊愜意地飲酒;在今潮8弄一邊逛街散步,一邊欣賞石庫門建筑光影和音樂劇唱段交織出的視聽盛宴……當藝術真正“入駐”更多人的生活,亞洲演藝之都也擁有了更堅實的土壤。
冬日夜色中,虹口區百年老建筑光影璀璨;動人音符里,近一年亮相上海舞臺的人氣音樂劇選段逐一唱響。幾天前,文化廣場走進充滿人文記憶與煙火氣的今潮8弄,以一臺年末特別呈現《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音樂劇GALA,點亮了寒潮來臨的上海夜空。演出串聯起《阿波羅尼亞》《南唐后主》《粉絲來信》《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高光時刻,是對過去一年部分熱門音樂劇作品的“年終盤點”;而當青年音樂劇演員在老弄堂里起舞、歌唱,也預示著新的開始——演藝新空間將會釋放更多活力,讓藝術成為人與城市的情感聯結。正如崇邦集團高級董事總經理梁美芬所說:“我們相信無論在哪個年代,人與土地之間都有不可分割的情感聯結,所以希望能在當下的生活潮流中,為年輕一代市民找到創造這份情感聯結的方法。”
隨著演藝空間聯動、演藝內容拓展、公眾活動匯聚三個維度開展合作,音樂劇舞臺前所未有地豐富遼闊;伴隨全球同行關注的目光,印證著城市軟實力的舞臺上,也將向世界唱出更多更美好的中國故事。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標簽:
濟南慶典公司
農新
云上演出
戲曲
觀眾
名家
過年
記者
湖北
日報
相關新聞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
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