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陽谷石佛魯莊造紙技藝
陽谷縣石佛鎮魯莊村位于陽谷縣城北35華里,村西緊鄰貫通魯西地區的省道S254線--聊陽路段,魯莊村是陽谷縣遠近聞名的造紙村,明朝以前及明朝前期,魯莊村名叫北八都(魯氏始祖墓碑碑文稱:山東兗州府東平州陽谷縣北八都人氏)。魯莊村是一個造紙村,《漢書》記載,東漢元興元年(105年),宦官蔡倫在谷城(今陽谷城)傳授造紙技術,后人稱其為“蔡倫紙”“谷紙”。魯莊,即是兩千年前造紙地,至今,魯莊蔡倫井遺跡尚存。
蔡倫字敬仲、生于明永平年(公元67年3月17日)死于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10月10日)、出生農家。公元114年因蔡倫發明紙被封‘玉龍侯’這是歷史上第二個被封候的宦官者。蔡倫在管轄皇家手工作坊時,為發明造紙游遍中國大地、教了三個徒弟,大徒弟抄木漿白宣紙、二徒弟抄桑皮麻槳毛頭紙、三徒弟抄草紙、魯莊的紙坊就是二徒弟傳下來的手藝、村里的習慣、老人常把后輩叫到跟前、讓年輕人記住;祖師爺姓蔡名倫、湖南耒陽縣蔡子池人,祖師爺享年55歲,農歷三月十七是其生日十月十日是其忌日。類似的傳說在各地說法不一,而魯莊關于蔡倫發明造紙的傳說也是一史書記載為參照的適當演繹。
還有一種說法、蔡倫發明或改進造紙術后、東漢京都洛陽之法制造出來的紙張、稱之為谷紙。蔡倫被封候后稱為蔡侯紙、人們把發明造紙的地方稱為谷紙地、谷城(今山東陽谷),史科均以證明、魯莊村位于谷城以北 、因蔡倫在此發明造紙、皇封科家地。一輩輩傳下來,幾乎人人都能清楚完整地口述蔡倫生平及蔡倫造紙的故事傳說、并據此認為魯莊這個地方就是蔡倫造紙的發生地。準確祭祀祖師爺的生卒時間、魯莊人一再強調的三月十七和十月十已經不是僅是一個時間概念、更是魯莊作為造紙技藝合法繼承的權威符號、通過魯莊的祭祀活動、可以看到魯莊人對造紙技藝的看重。祖師爺生日這天。在村里要高筑戲臺唱大戲、面對高筑的戲臺搭制神棚、神棚四周及棚頂插滿松枝、形同廟宇、棚內正中掛上‘漢室科家地、欽封玉龍侯、萬古流芳的扁聯。開戲前要舉行祭祀活動、在鼓樂吹打聲中把祖師爺畫像請到神棚、祖師爺像前擺上貢品、點燃香火。鳴放鞭炮后、村中的造紙工匠以及外村和外地的來參加大會的紙業同仁行祭拜大禮。祭奠完畢、人們同祖師爺同向而坐觀看大戲、共享太平盛世、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魯莊廟會。
祭奠造紙祖師蔡倫誕辰儀儀式和蔡倫相
建國時期, 二十世祖魯懷挑著擔子走集串鄉銷售紙張。二十一世祖魯存法推著獨輪車或挑著擔子走集串鄉銷售紙張,建國初期二十二世祖魯玉嶺趕著驢車趕往東昌府,大名府,濟南府,臨清州,銷售紙張。七八十年代二十三世魯繼生趕著馬車銷往東北三省,1941年中共冀魯豫區委和山東分局所轄魯西區委在觀城縣紅廟村(今屬莘縣,與陽谷相鄰)正式合并冀魯豫區委,隸屬于北方局,同年9月初,隸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的冀魯豫區行署成立。當時,邊區因敵人經濟封鎖斷絕了紙源,區黨委責成陽谷縣委發動魯莊群眾,利用傳統抄紙尺寸,改版加厚毛頭紙,提高質量,印刷錢幣,報紙,解決了印刷用紙供給。1942年至1945年,為了保證革命的需要,手推小獨輪車,星夜趕往冀南、太行山等解放區送紙。
抗日戰爭時期利用魯莊造紙印刷的日報和錢幣
魯莊有三多、即石碾子多、老井多、石灰墻多。全村共有20多盤大石碾、月30多盤小石碾、現在保存好的大石碾有6盤、小石碾1盤。其他因房屋建設、擴寬道別拆掉或埋掉,現在村中隨處可見一些廢棄掉的碾子石,根據這些廢棄石頭和磨損痕跡、專家估計有些碾子使用已有幾百年歷史。
遺留下來的石碾用于碾壓麻料
因為抄紙離不開水,所以有人稱這是‘水里求財’把抄紙叫做撈紙,全村共有20多眼井甚至更多,現在地面所能看到的還有10-13眼,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老井不管任何時候、天氣又多干旱、井水總是非常旺、一年四季沒有干涸的時候、一眼井可供幾個池子用水,魯莊的自然條件有利于發展造紙。在過去魯莊的院子四周、房屋四周、全是用石灰泥摻加些麻刀抹成的石灰墻、用來曬紙、有人曾用一句‘遠看白花花、近看是魯莊’形容魯莊確是石灰墻多、凡是墻外面全是石灰泥抹平,現在還可以看到這種墻。
中國歷代手工紙的類別主要有、麻紙、皮紙、竹紙、宣紙等。和一些特殊藝術加工的紙張,如灑金紙、蠟箋紙等。不同類別的手工紙在原料和制料環節的差異較大,但抄造工藝都比較接近。一,以植物纖維為基本原料,二,植物纖維經提純,分散,成漿,抄造及干燥成型等工序處理而成紙。三,表現平滑,體質柔韌,纖維按不規則方向交接而成分布均勻,四,用途可以書寫也可以用于包裝等。魯莊造紙的工藝與其他手工紙的區別在于用白麻紙,麻和布頭為原料這兩樣都曾經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麻制品,來源廣,成本低。回收的廢麻原料需解散浸泡,然后像鍘草那樣一把一把的砍成一公分左右的碎節,僅過一段非常費力的打散處理后的碎節領過清水反復淘洗去除泥沙,再用石灰水中漂染,把洗凈的散麻染成白色,裝入麻鍋里蒸煮,蒸煮成粗漿,放進大石碾中反復碾壓,碾壓過程中需要隨時加入清水,去除粗漿中的泥灰和石灰渣。經過一天的反復碾壓,使麻纖維分絲,壓潰。潤張,即為成漿,再把成型的漿下入抄紙池中用木耙把漿水攪勻。通常需要攪一千多下,攪拌中工人唱起了類似夯歌的勞動號子,唱的最多《轉諸城》是根據山東清末民初“九州十府一百單八縣”的民間而來,歌謠唱完漿水也攪拌均勻。再用竹簾撈紙,下托,壓托。把撈出來成型的紙托中的水分壓出,在一張一張的揭下來進行晾曬。
魯莊村堅守手工造紙最后陣地的只剩下魯清田一人。受現代機械造紙技術沖擊和替代,手工造紙所取來的經濟效益逐漸不足以養家糊口,大部分生產者轉行其他,魯莊造紙開始呈現衰落的苗頭。但魯清田堅持至今,如今魯清田的客戶遍及全國各地。是很多省內外書畫院及供應商的合作生產基地。2019年1月魯清田被評為山東省級陽谷石佛魯莊造紙技藝傳承人,2016至2019年前前后后投資百萬余元建設了非遺文化傳習所和青少年學習實踐以及旅游形式觀光園,對該技藝進行研學及傳習。
來源:聊城市文化館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