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場
演出市場
-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聯系我們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演出市場
東西兩部《大地之歌》為上交新演出季揭幕
作者:寧秀文化
發布時間:2021-09-07 07:51
“今天的世界應該對中國有更多的了解,而了解可以從中國文化開始。《大地之歌》不僅能讓東方人,也能讓更多西方人感受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的精彩與深邃。”上海交響樂團簽約DG廠牌后的第二張唱片《大地之歌》全球發行以來,《衛報》《金融時報》、BBC廣播三臺等多家海外媒體紛紛撰文給予好評。上交音樂總監余隆坦言:“我們這代人的責任,就是守住中國文化的根,傳遞給全世界。要有這份耐心和信心。”
詮釋傳統文化
余隆執棒上交攜手女高音郭森、男中音袁晨野(葉小綱《大地之歌》)及男高音夏侯金旭和女中音朱慧玲(馬勒《大地之歌》),以兩部同名交響聲樂套曲《大地之歌》為2021-2022音樂季開幕。現場演奏再現了音樂的磅礴氣勢,弦樂的平衡和銅管的清亮,讓現場觀眾感受到中西兩位不同文化背景作曲家,對于中國傳統文化詮釋的差異。
古斯塔夫·馬勒的交響聲樂套曲《大地之歌》內含的中國唐詩元素,采用的是漢斯·貝特格的德文譯詩,該譯詩并非基于中國古典詩歌原文,是從法譯本轉譯而來的。作曲家對此進行了自由修改,事實上,學者們花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來尋找和確認與馬勒的文本相對應的原詩。
指揮家余隆于2004年邀請作曲家葉小綱為原詩譜曲,創作了更忠實于原著詩意的版本。葉小綱《大地之歌》的最初版本只有四個樂章,2005年在京首演后,作曲家又增補另外兩個樂章后,形成今日完整的作品。
同晚演繹馬勒和葉小綱兩部《大地之歌》,余隆在站上指揮臺前深思熟慮。在處理馬勒版本時,余隆最初試圖將作品“中國化”,后來又改變了主意:“我覺得它必須作為一部德國聲樂套曲來表現。在決定了這一點之后,我感到更加自由。我可以把德國藝術歌曲的感覺融入作品中,用一種非常中國化的方式表達對詩歌的理解。”
“中國人可能看起來很矜持,但表面之下他們的情感異常豐富”。從自己的經驗出發,余隆感到“中國式”的《大地之歌》作為跨文化對話的一種方式十分必要。“在世界高速發展的當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疏遠了,大多數人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沒有嘗試去了解其他文化。目前的疫情流行使我們更有必要嘗試相互理解和同情。”
呈現不同魅力
在葉小綱的作品中,音樂所喚起的情感和音符背后的思想比每個聽眾都能輕易聽出的諸如五聲音階、人聲的滑音和中國樂器的音色等特殊的“東方”效果更加重要。這部作品的配器特別多樣化,包括大量的打擊樂器,其中既有傳統的民族樂器,也有傳統的西方樂器。
余隆表示,從這部作品中“人們已經能夠看到兩幅畫面——歐洲人對愛情、享樂和死亡的感受,以及中國人對同樣事物的感受。在兩者的對比中,可以聽到馬勒的最后一個樂章‘告別’和葉小綱作品中的最后一個樂章,兩者表達的是完全相同的情感。馬勒創作的是油畫,而葉小綱的是水彩畫。這兩件作品的并列允許我們進行富有內涵的比較”。
將東西方兩部《大地之歌》同晚演繹,并錄制進同一張DG專輯,余隆用心良苦:“我想能讓更多人,尤其是西方人,在東西文化的差異中,產生對彼此的理解。”據悉,除《大地之歌》外,開幕音樂會中以唐詩為文本展現中西音樂表達的,還有青年作曲家周天以宋詞為靈感創作的《音詩》。除此,新樂季也將延續上交的“歌劇傳統”,通過《浪子的歷程》《白蛇傳》《七日》等佳作集中呈現中西歌劇的不同魅力。(記者 朱淵)
【來源:文匯報】
相關標簽:
濟南慶典公司
農新
云上演出
戲曲
觀眾
名家
過年
記者
湖北
日報
相關新聞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
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