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場
演出市場
-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聯系我們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演出市場
北京人藝《茶館》依然歷久彌新
作者:寧秀文化
發布時間:2021-07-10 10:08
7月9日起,北京人藝“鎮院之寶”《茶館》再次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劇目,本輪《茶館》的上演更具意義,北京人藝希望用這樣一部現實主義經典致敬時代,用這樣一臺集合北京人藝舞臺中堅力量的舞臺作品為黨慶生。
《茶館》由老舍先生于1956年創作,1958年在北京人藝首演,老舍先生曾說,“茶館是一個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就是他為什么選擇“茶館”來反映時代的變遷。把自己熟悉的一些小人物們集合到茶館,“用他們身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人物雖然各說各的,可是又都能幫助反映時代。”反映時代,反映人民生活,這也是為什么《茶館》 能夠成為北京人藝甚至中國話劇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上演至今,仍然受到觀眾熱捧,甚至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
“老舍先生寫劇本非常具體,把時間地點都交代得非常清楚,能夠與歷史相呼應。他寫的每一個人物背后都是歷史事件。” 復排執行藝術指導楊立新介紹道,“老舍先生是語言大師,比如三幕為什么孩子跟媽要一碗面,但是媽要說,‘哪那么巧糧店就有面,哪那么巧人家有面咱們家就有錢’,這就是時代特點,他沒有一句話不反映現實。”老舍先生用精妙的文學語言反映時代,揭露舊時代的黑暗與痛苦,也用詼諧幽默又飽含智慧的京味兒語言,讓《茶館》成為北京文化以至中國文化最好的代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多次走出國門,將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傳播到世界各地。
跨越半個世紀,演出700余場,觀眾對于《茶館》的故事早已如數家珍。導演焦菊隱、夏淳,復排藝術指導林兆華,復排執行藝術指導楊立新,主演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雷佳、吳剛、龔麗君、馮遠征、蘭法慶、閆銳、米鐵增、李珀、高冬平、孫星、張福元、金漢、劉宸、岳秀清、辛月、李珍、高倩、楊明鑫 、郭奕君、王濤等,如今上演的《茶館》不僅是觀眾眼中 “戲骨云集”的戲劇盛宴,更是北京人藝集合老中青三代的舞臺傳承。
作為第二代“王利發”的扮演者,梁冠華演出至今仍然覺得上臺會心潮澎湃,“演了二十多年,我一直被經典的魅力所折服,這個戲真的要讓我們活到老學到老,到現在仍然要去挖掘人物身上新的東西。”伴隨這個作品二十余年,在常四爺扮演者濮存昕的眼中,每一天的感情都是真的,每一天的《茶館》都是新的,“我們很多人的進步不在于尋找,而在于穩和自然。”“我們這一代人見過老先生們對待藝術的方法,他們奠定了我們的審美”,扮演秦二爺的楊立新對于這種傳承深有體會。而吳剛、龔麗君、馮遠征等同樣作為劇中元老,不僅伴隨該劇走過了幾十年,也在劇中將這種傳統傳給了下一代年輕人。這種延續也讓《茶館》成為北京人藝當之無愧的“傳家寶”,陪伴一代又一代的觀眾。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相關標簽:
濟南慶典公司
農新
云上演出
戲曲
觀眾
名家
過年
記者
湖北
日報
相關新聞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
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