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場
演出市場
-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聯系我們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演出市場
線下演出破冰:不演坐吃山空 演了注定賠錢
作者:寧秀文化
發布時間:2020-05-20 07:53
5月16日晚,廣州現場音樂場館Mao Livehouse進行了第二場開箱演出。這也是該場表演樂隊Hoo今年以來的首場演出,現場氣氛迅速被點燃,200多位戴著口罩的觀眾跟著樂隊的旋律歡呼躁動。
“好久沒見到這么熱鬧的場面了,一下還有點恍惚。”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店長劉磊有些激動。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受控,線下演出業態逐步開放。5月15―16日,Mao Livehouse廣州、笑果脫口秀深圳站等進行了首場開箱演出。但演出行業在短時間內仍難以恢復往日生機。
“限制上座率不超過30%,相當于演一場賠一場,30%的票房也許連場租都不夠,我們怎么辦?不演出坐吃山空,演出賠死。”開心麻花總經理劉洪濤在朋友圈的發言引起了演出從業者的廣泛共鳴。
5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召開電話會議,對營業性演出場所復工提出具體要求:需認真落實“限流、預約、錯峰”要求,不超過最大核載量的30%,觀眾間隔就坐。另外,暫不舉辦大中型演出活動;暫緩審批涉外、涉港澳臺營業性演出活動。
消息一出,演出從業者亦喜亦憂。
“草莓音樂節”是知名音樂廠牌摩登天空打造的、國內極具影響力的音樂節品牌,每年吸引數萬人次到現場觀看。5月15日,主辦方摩登天空音樂節副總指揮祝威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稱,現在做線下演出基本虧損收場,今年草莓音樂節是否舉辦仍在觀望。
“文旅部的舉措是‘派小個子隊員先上場熱身’,還不能算是全面復工。”5月18日,道略產業研究院院長毛修炳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政策對于相聲、脫口秀、小型音樂會等小規模演出利好,但演唱會等中大型演出的開展還不具備成熟條件。他表示,一般情況下,城市演出上座率達到60%以上才有盈利空間。
演出市場的夏天,未完全到來。
越演越虧
5月11日以來,浙江歌舞劇院、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等進行了疫情后首次演出,武漢歌舞劇院全員進行核酸檢測,做好復工準備。
5月15日,時代周報記者從廣州大劇院負責人處了解到,廣州大劇院售票中心已于5月11日開始恢復對外營業,首場演出《馬可?波羅》將在6月25日對外公演。
對于30%上座率,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表示:“目前看,如果按30%的上座率復演,困難還是比較大的,甚至比暫時不開帶來的損失可能會更大一些。因為每個節目牽扯到很多演員、演出費成本等,是無法用30%的上座率這樣來平衡。”
此外,何鷹擔心上座率低影響演出效果。他表示,演員在臺上都希望與觀眾互動、聽到觀眾的掌聲,但如果臺下只坐著30%的觀眾,而且都戴著口罩、掌聲零星稀疏,作為演員來說,內心其實是會很不舒服的。
春節停工之后,演出經紀公司華藝星空創始人成樹國每天都在密切關注疫情變化和其他行業復工的消息。好不容易盼來了復工的消息,面對上座率不超過30%的要求,他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5月17日,成樹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對于城市演出來說,60%上座率才勉強收支平衡。30%的上座率情況下,演出成本不變,平均票價至少要漲4倍才能夠覆蓋成本。你覺得現實嗎?”成樹國反問道。
成樹國表示,要是不演,手里幾個涉外巡演項目7月就要到期;要是演,可能會賠得更多。
今年2月,成樹國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就透露,春節期間20多場演出被迫取消,公司直接損失超過500萬元,加上一季度收入損失,全年損失高達1000萬元。
彼時,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致全國演藝同仁倡議書》,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線下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超20億元。
5月16日,北京鼓樓西劇場負責人李木子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演出人員要保持一定距離”的規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演出難度,節目原本的形式、演員站位等都要進行調整,一些交響樂演出還有可能實現,但話劇、芭蕾舞劇等類型的演出較難作出調整。
在采訪中,多位行業人士期待在6月份劇院正式開演前,相關的要求能夠再放寬一些。毛修炳預判,30%的上座率只是階段性要求,若疫情得到穩定控制,上座率將逐步放開到50%、70%。“但這個過程應該不會很快,可能有很長的路要走。”
市場反彈可期?
對于沒有固定座位的Livehouse(現場音樂演出)來說,同樣需要“限流”,但復工難度比劇院稍容易一些。
5月15日、16日,Mao Livehouse廣州進行了兩場開箱演出,采用預約進場的方式,原本能容納700人的場地只開放了200個名額。
5月17日,Mao Livehouse中南區總監、廣州分店店長劉磊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防疫工作上嚴格按照有關部門要求進行,如入場觀眾需佩戴口罩、檢測體溫、出示“綠碼”并登記信息,每日對場館進行全面的消毒清潔;所有工作人員均佩戴口罩及手套工作,并記錄健康狀況。
劉磊提到,限流后票價沒有提高,營業額也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現在開業肯定還是賺不回本的,但總比不開業要好。最主要的還是保持與觀眾的連接,避免客源流失。從開箱演出情況來看,大家對消費熱情和需求還是比較強烈的。”
對于下半年的演出趨勢,劉磊表示:“涉外演出還是受限的,國外演出團隊的審批也暫停了,我們原本的排期也被打亂了,現在洽談的基本都是國內的樂手和樂隊。”
一季度票房歸零,以實體演出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業績也在下滑。
宋城演藝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收、凈利潤分別同比下滑83.71%、86.50%。三湘印象(000863.SZ)一季度營收、凈利潤同比下滑71.51%、89.31%。麗江股份(002033.SZ)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67.77%至4140.20萬元,歸屬凈利潤同比盈轉虧至2145.92萬元。
4月28日,三湘印象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4月30日―5月20日,該公司旗下的《印象?劉三姐》《印象·大紅袍》《印象·武隆》》《最憶是杭州》四大旅游演藝項目陸續復演。
“旅游演藝公司有自己的團隊和場地,成本能控制在相對較低的水平,30%上座率其實是有盈利空間的。”毛修炳對記者表示,據他近期調研,多數旅游演藝公司復工意愿強烈,等當地主管部門批復后即可復工復演。
疫情結束后,線下演出市場是否會迎來反彈?
毛修炳對此持保留意見,他認為現在談報復性消費為時尚早,且人們對密閉空間仍有一定排斥。他建議商家適當降價或發放優惠券,重新培育市場,讓更多人有信心走進演出場所。
相關標簽:
濟南慶典公司
農新
云上演出
戲曲
觀眾
名家
過年
記者
湖北
日報
相關新聞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
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