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場
演出市場
-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聯系我們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演出市場
演藝市場遇疫情困局 20000場演出取消或延期
作者:寧秀文化
發布時間:2020-02-23 07:27
疫情的蝴蝶效應,讓各行各業遭遇了不小沖擊,尤其是線下實體行業受影響更大。演藝市場遇疫情困局,影院關門了,電影還能謀求線上播放;餐廳客流少了,還能靠外賣點單續命;而演藝市場則受限于現場感、舞臺感等因素,陷入全停的休息狀態。
“公司癱起了,保守估計損失至少在600萬元”“有的劇場僅場地租金就會減少800萬元”“劉德華演唱會取消,票房損失過億”這樣的聲音不斷在市場上出現。此外,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抽樣調查統計顯示,2020年1~3月,全國有近2萬場演出已取消或延期。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后,是演藝行業從業者們的無奈與辛酸,他們紛紛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經過這輪打擊,演藝市場恢復起來異常艱難。”近日,通過采訪多位業內人士,記者試圖揭開從業者關注的焦點問題,復原當下演藝市場面臨的矛盾與困境,并從中挖掘出暗藏的機遇。
演藝市場中場休息:有上市公司全員降薪50%
“疫情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年前我們有七八個項目開票了,但現在都受到了影響。目前,公司已經癱起了。我們3月份的演出全部取消,4月份的待定。”瘋狂戲劇社創始人曾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與餐飲業、酒店業不同,演出市場屬于中高消費,需要等其他行業都恢復了,才能慢慢好轉。“疫情讓演藝市場遭遇‘中場休息’,全國各地所有演出全部停止。疫后,大家愿意花的錢會減少,尤其在消費層面,這將致使演藝市場恢復周期較長。”道略文旅產業研究院創始人毛修炳告訴記者。
多位演藝行業人士預計,旅游演藝大致在5月份可以逐漸恢復,而城市演藝基本要到6月份才能全面恢復。“這段時間,我們已經給30多家演藝公司打過電話,咨詢、評估了相關損失。”毛修炳表示,現在各家在2、3、4月的演出基本全部停了。
演唱會的回暖期相對更長。“我悲觀估計,演唱會可能要到8月份才能正常進行,因為6月才開始陸續恢復。”一位操盤了多位頭部歌手演唱會的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1月26日,劉德華率先取消了香港紅館的演唱會。據香港演唱會專營機構特藝文化招股書,該公司2019年二、三季度演唱會籌辦收入達到了2億港元。特藝文化參與超600個演唱會項目,其中包括周杰倫、劉德華、劉若英、五月天等藝人的演唱會。
通常情況下,一個演出項目在簽訂合同時,就需要把明星的演出費、場地、安保等相關經費全部支出。一旦遇到特殊情況,演出無法進行,那么就需要將項目延遲。“對我們來講,演出延遲只會損失一部分,但假如演出被取消,那么所有支付的費用都無法拿回了。”曾呂表示,“我的兩家演藝公司壹現場和瘋狂戲劇社,在2019年共進行了60多場演出,合計收獲3000多萬元票房,本來我們預計2020年的票房收入能翻2~3倍,但現在能維持去年的水平就不錯了。”
談及疫情對公司造成的損失,曾呂向記者表示,若演出可以在6月份順利進行,不管演出項目的票房,只按項目成本來評估損失的話:“我保守估計,公司的損失將超過600萬元。因為在等待的這幾個月里,我們至少會取消5~6場演出,平均每場演出成本在100萬元,同時,公司每個月的常規支出為10萬元。”
受疫情影響,中小型演藝公司的損失就逾百萬,更何況大型上市公司。記者了解到,考慮到整個6月份之前沒有收入,已有演藝類上市公司,內部通知所有人員均降薪50%,而減薪背后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想裁員,甚至還有新三板演藝公司,不得不靠貸款度日。
演唱會管中窺豹:劉德華取消24場演出
疫情讓演藝市場承受了多大壓力?通過備受粉絲關注的明星演唱會,就能一窺究竟。
2020年,劉德華闊別內地舞臺7年后再度開唱,作為娛樂圈的“重量級”前輩,他的票房號召力可見一斑。然而撞上疫情,劉德華方面在1月26日就率先將香港紅館的演唱會取消;2月3日宣布取消武漢站演唱會;2月12日上海站、廣州站、北京站的演唱會也被悉數取消。至此,從2月到5月,劉德華共計取消了24場演唱會。
“劉德華這次演唱會光票房的損失就過億元。”一位操盤過劉德華、林俊杰、李榮浩等明星演唱會的資深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20年是演唱會大年,周杰倫、孫燕姿、梁靜茹、劉若英等均會展開新一輪巡演,“從今年到后年,這3年演唱會受影響最大的是位陳姓歌手。目前他在上海、成都的第一輪體育館演唱會全部取消了。”
據了解,演唱會行業有不成文的規定,頭部歌手的第一輪演出大都會放在體育館,因為在相對封閉的場館內,音響效果好,得先把品質提上來;第二輪走海外,打的是世界巡回演唱會;第三輪就會放在體育場,掙錢。
“現在,陳姓歌手演唱會的計劃全部被打亂了。而通常情況下,他一簽都是大合同,這次因疫情取消或延期受影響的資金肯定上億元了。”上述人士向記者透露,關鍵今年還有孫燕姿,“孫燕姿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她的演出開得很少,但票一出來絕對被秒光,而且絕對掙錢,同類型的歌手還有梁靜茹。”
其實,隨著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演唱會項目“上岸”(指這場演出有沒有打平,即不虧錢),更多人開始看好這個行業。“2019年演藝行業發展蓬勃,大家都摩拳擦掌準備這兩年好好掙一筆,結果突發疫情,對我們的信心打擊挺大。”一位演藝行業上市公司的高層向記者坦言。
“現場音樂節的停演,將對很多小明星造成致命性打擊。演出恢復后,肯定是頭部明星來強占場次,小明星會被無限期延下去。”上述高管認為,停演中演出商的損失更大,“大家的現金流全都壓在里面了,不管是歌手經紀公司還是提前打給場館的費用、安保等都是不會退的。本來‘神仙難過二三月’,現在上半年的現金流都受到了影響,無法回款,要等到疫情結束后的夏天再慢慢恢復,有多少人能扛住?”
“疫情”蝴蝶效應加劇:拖慢演藝公司資本化進程
在演藝行業里,演唱會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從每年演藝市場的票房來看,包含演唱會、音樂節、Livehouse在內的現場音樂演出,僅占總票房的三分之一,剩余的則來自專業劇場演出和旅游演出。但不管是哪一類演出,項目承載地都至關重要。一位文旅行業的分析師向記者表示,疫情對各大城市演出場地的影響更大。
以四川大劇院為例。“劇院有100多位員工,演出暫停就意味著在空轉,還得發工資。”一位曾在錦城藝術宮(四川大劇院的前身)工作了十多年的員工向記者透露:“我在錦城藝術宮工作時,一年就能做到近150場演出,粗略估計半年大概有80場左右,而重建開演后四川大劇院一個場館的租金為10萬元,因此,(疫情影響下)劇院僅場地租金就會損失800多萬元,這還不算自己做的演出項目。”
“演出時間最好是在周末,但要選周末就得提前報批,定場館。”上述演藝公司高管亦強調了演出場館的重要性,同時他也很無奈,“原來定的演唱會現在都推遲了,而在演出這個行業里,收過的預付金根本沒有‘退’這個說法。”
可以預見的是,演藝市場恢復后會出現演唱會的井噴。“到那時候就要比資金、比公司、比關系、比合作方式……對場館來講,因為遭遇疫情虧損也多,可能還會出現漲價的情況。”上述高管進一步分析稱,“今年弄不好連場地都沒有,像一些中小型歌手的演唱會項目肯定活不下來了,全都得給頭部歌手的大型演唱會讓位,到時候還會涉及很多糾紛。”
可見,演藝鏈條上,演出商、劇場等各個環節都受到猛烈沖擊,這勢必會影響2020年整個演藝市場。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近期在會員范圍內進行了抽樣調查,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3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已超過20億元。
毛修炳告訴記者,以城市演出和旅游演出來劃分,2018年演藝市場合計票房收入151.5億元。“2019年票房將達160多億元,即便每年2、3月份是演藝市場的淡季,但疫情仍會對今年的演藝市場造成巨大損失。我預計有五分之一的票房會消失,至少減少35億元。考慮到上半年的市場會稍微淡一些,預計現在每歇一天的損失將在4000萬元。”
此外,毛修炳還認為,疫情還會對演藝市場上群眾演員造成較大影響,“群演沒事干,就沒有工資,他們要面對最艱難的時刻”。
演藝行業受到重創的同時,也拖累了部分演藝公司資本化路徑的進程。“業內一些演藝公司,如華人文化等都準備在2020年發力,希望在兩三年內登陸A股。現在面對疫情,大家都非常沮喪。”一位演藝行業資深人士還以他熟知的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為例,“2020年是這家公司進創新層的第二個考核年度,若利潤或流水翻番,就可以直接進創新層,下一輪沖擊精選層。”
據了解,上述這家公司手里握有很多與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的音樂節,但受疫情影響,進創新層或會延后。
疫后止損舉步維艱:行業將進入新一輪洗牌
才把未來演出怎么辦理清楚的曾呂,還無暇顧及市場恢復后,公司如何調整才能將損失縮減到最小。“我們年底的很多演出都排好了,不可能像餐飲那樣打折邀客,如果把演出票五折出售,肯定會虧得很慘。”曾呂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目前,不少演藝界人士均認為止損的方法只有一個——演出延期。“所有演出項目都想延期,但扎堆到下半年哪有那么多檔期和場地?市場也消化不了,最終還是只能取消。”對于延期,一位話劇演藝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并不樂觀。不過,危機之下也孕育著新機會。“我們調研發現,不少演藝公司都選擇在2、3月份加深對劇本的創作、打磨。”毛修炳表示,疫情反而對創作是件好事兒,不管是演藝行業的創作者,還是演出承載地的園區,都可以在這幾個月里,沉下心來“修煉內功”。
一家新三板演藝公司的高層則向記者表示,演藝市場的新一輪洗牌已然到來。“非典時,行業就經歷過一輪洗牌,很多民營小公司都垮了,出現了一些較大的公司;17年后的再度洗牌,演藝行業會出現‘抱團’,形成2~4個大型公司或者集團化的運作。這種打法,和上輪洗牌不一樣。”
“現在是五指捏在一起就是一個拳頭,把它伸開,就是5家不同的公司,分布在全國各地,需要的時候,一起并表,就這個道理。”上述高層認為,演出暫停會導致一批小型演藝公司倒下,好不容易熬到演出恢復,覺得有希望的時候,還會再倒下一批公司,剩下來的就是大型公司,通過抱團形成行業壟斷地位。疫情后,還能存活下來的演藝公司將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這個天空可能更藍,也利于大家更好地發揮。
對于行業未來發展,上述高層依舊充滿希望:“在演藝行業,只要你腦子好用、有能力、有資源、有人脈,絕對可以在這一輪洗牌中活下來。當中最重要的是,手里一定要有錢,好的現金流才能幫助公司盡快恢復、發展。”
“目前所有擬取消、延期的演出都還在協商解決中,證明有問題、有損失,但最終也會有方案,大家一起相互支持,共同解決。”曾呂告訴記者。
“希望政府能加大支持演藝公司,支持機構對劇目的開發創作。”毛修炳建議,現在演藝人士都憋著一口勁在家里搞創作,“如果這段時間,政府能出臺一些政策支持大家,將會促進演藝市場劇目水平大力提升。這也是演藝創作的好機遇。”
相關標簽:
濟南慶典公司
農新
云上演出
戲曲
觀眾
名家
過年
記者
湖北
日報
相關新聞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
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