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場
演出市場
- 烏蘭牧騎來到北京航天城慰問演出,這份
- 2018山東省首屆旅游商品博覽會將在泰安舉
- 余干《今日黃港》自籌經費開展“歡樂鄉
- 人民大會堂元旦期間演出看看那場你喜歡
- 平陰縣文廣新局:組織開展基層綜合性文
- 民間劇團演出現場座無虛席 越劇在紹興有
- 國內實景演出數不勝數,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業莫忽視小城青年
- 24部新創大戲集中亮相山東文化藝術節
- 菏澤首屆激光水幕電影兼璀璨花燈兼國際
聯系我們
郵 箱:yewu@ningxiu.com
手 機:178-528-25688
網 址:http://www.gongjiaozhishi.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黃金時代
演出市場
輻射長三角、領跑全國!上海90家民營劇團全年演出9000余場
作者:寧秀文化
發布時間:2022-01-09 07:48
2021年,在疫情起伏不定的困難面前,上海民營院團依然結出碩果累累:據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初步統計,近90家民營院團全年共創作演出了近150部劇目以及約50個小戲節目作品,演出場次共計約9000多場。在喜迎建黨百年華誕的重要之年,諸多原創作品嶄露頭角,在長三角、全國打響了知名度。
從上海啟航,到往南京、寧波、杭州、蘇州、長沙、西安、深圳……一路前行,由徐俊藝術中心制作出品的音樂劇《趙氏孤兒》巡演之處無不掀起驚嘆與熱議,該劇今年已基本實現了全年演出50場的計劃。
“很多年輕觀眾在觀劇前后積極研究經典文本和相關歷史資料,留下了一篇篇站在哲學思辨、人性思考角度上的高水準劇評,而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藝術理想。”總導演徐俊說,近五年來,劇團一直探索如何用音樂劇講好中國故事,讓理性之光、正義之光、善良之光去照亮每個人的生活,從而讓綿延千年的中華文明和中國精神代代傳承。
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說,發展至今,有約30多家上海民營劇團的陣容已具備自主創作、自主運營的市場生存能力。有社會影響力、能起到骨干和“領跑”作用的民營院團越來越多。“年輕卻已經有大團風范”的新東苑滬劇團就是其中一家。
今年,新東苑滬劇團緊緊圍繞“建黨百年”,以本土紅色歷史文化為主題,打造了原創滬劇《飛越七號橋》,獲得廣泛贊譽和專業好評。作為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重點孵化的劇目,《飛越七號橋》自首演半年多來,經過兩次大改,無數次小改,反復聽取專家和觀眾的意見,不斷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照團長沈慧琴的話來說,就是“不怕改!每一次修改都有意義。”
經過編劇、作曲、導演、舞美設計,人物造型等各個方面的打磨,《飛越七號橋》更精致、更好看了。每一個演員也都鉚足了勁,全身心投入到人物塑造中來。身為企業家的團長沈慧琴,放棄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時間進劇組排練,有時候累到不行,趴在排練廳的地板上仍在堅持演唱,打磨自己的唱腔。
上海有效的劇目“孵化”工作為實施“優品精品”戰略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也得到全國各地演藝業同行的一致好評。今年,澳門演藝協會來訪時就不無羨慕地說:“上海的‘孵化’機制真棒。在創作過程中,院團得到專家的指點,不斷優化創作,讓觀眾能欣賞到更好的節目,這種做法對提高演藝產業化水平很有啟示意義”。
成立2015年的新東苑滬劇團,近年來連續創演了《夢中家園》《心有淚千行》《河水清清》《啊,母親!》《玉蘭花開》等六臺原創滬劇作品。去年創排的原創滬劇抗疫小戲《一江水,兩江情》和國內首部原創抗疫題材現代滬劇《玉蘭花開》,受到社會各界贊譽和觀眾好評。
“我們希望不斷聆聽和捕捉時代正能量的故事,用上海的聲音為城市文化發展添磚加瓦。“沈慧琴說,今年正逢上海演藝新空間達到了100家,新東苑滬劇團抓住發展契機,首創全新的演出運營模式——將“滬劇表演特色”與浦江游船相結合,拓展了文旅融合的新路子。
作為“上海聲音”的傳播者,深耕本土的滬劇團也始終堅持深扎基層,演遍社區文化中心。文慧滬劇團、勤苑滬劇團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兩個劇團,一年360天,這兩個團的年演出場次超過300場,團長和主要演員幾乎每天都堅持在演出第一線,在服務基層觀眾的同時也累積了不少講述上海故事的現實題材佳作。
上海勤苑滬劇團把“創作、創新”作為劇團生存發展的生命線,聚焦上海本土感人事跡,用上海的聲音在舞臺唱響社會正能量,三度改編“中國好人”故事,上海郊區的村村落落幾乎都留下了勤苑滬劇團的足跡。團長王勤說,“許多觀眾邊看邊感動得熱淚盈眶,每次演出觀眾還都給予我本人很多稱贊,我演出結束后都會眼淚止不住,一半為戲里的角色,一半為觀眾給我的感動。”
今年,上海文慧滬劇團創排了以柔石烈士為原型的原創滬劇《早春》,在上海和長三角連演50多場。“文慧滬劇團始終積極地推動戲曲文化的變革和創新,將海派文化與現代經典深度融合,”藝術總監楊音希望引導廣大年輕人走進戲劇,增強年輕一代的文化認同和社會認同,弘揚戲曲民族文化瑰寶,讓滬劇之樹花繁葉茂。
src=http___imagepphcloud.thepaper.cn_pph_image_133_453_702.jpg&refer=http___imagepphcloud.thepaper.jpg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上海優秀民營院團紅色主題劇目赴長三角宣傳推廣巡演系列活動”上,上海文慧滬劇團“首當其沖”在寧海上演以柔石為原型創作的紅色主題滬劇《早春》,柔石后代家屬與家鄉的觀眾聚集劇場重睹“英雄”革命事跡。
“通過創演紅色主題劇目,既是緬懷先烈,也是上海民營院團再次出發,繼續尋找更多創作靈感,從中也進一步體現了上海優秀民營院團表現出對社會責任的主動擔當。”韋芝說,它們始終堅持主旋律創作,堅持扎根基層,堅持品種多樣,堅持市場歡迎的特點,被全國同行和有關上級部門頻頻“點贊”,成為上海形象的一張金子招牌。
劇照由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提供
作者:童薇菁
編輯:周敏嫻
責任編輯:柳青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標簽:
濟南慶典公司
農新
云上演出
戲曲
觀眾
名家
過年
記者
湖北
日報
相關新聞
- 2024-05-11北京演藝集團第十屆“五月演出季”如約
- 2024-05-11臨夏州赴天水市開展文藝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劇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國(天津)演出交易會開幕
服務范圍